1. 首页
  2. 招商引资
  3. 投资指南
  4. 内容

选择优势发展与国际市场相依存的食物经

日期:2007-02-08 人气:3436

——入世后我市农业发展策略探讨

  我国学术界给出的我国农业应对wto的对策核心是:调整农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这一对策的基础是我国广大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以密集的劳动力资源作为基本生产要素之一的油料、糖料、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和水产品、肉类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农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食物相关的农产品的总产值占我市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与食物相关的农产品生产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为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对我市农业各主要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我认为我市农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总体策略也应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掘利用我市种类较多的农产品和密集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逐步建立一种与国际市场(包括本市市场在内的国内市场)相依存的、立体化的食物经济关系,大力发展并输出劳动力密集型的畜、水产品和油料、果蔬等产品,以增强我市农产品在全球化的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促进我市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之所以提出“选择优势,发展与国际市场相依存的食物经济”的观点,是援于以下几点的支持。

  一、食物经济是诸多经济链条中最基本的一条,也是最有发展潜力而永不衰歇的经济。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料——食物,在经济贸易的不断进化过程中,其生产与贸易也因传统、地域、科技等方面优势的不同而繁荣兴旺,各承一脉,产生了许多以市场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食物产业,形成了与市场相依存的食物经济。虽然,在某些时期,某些地方的某些食物商品会受到冷遇,其发展会遭到挫折,但是,它一旦创出品牌,形成一种产业,一种优势,它的生命力就会十分旺盛,就会为经济的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法国的葡萄酒业,丹麦的猪肉、乳品业,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粮食种植业以及我国的蔬菜、瓜果、猪肉、禽、蛋、水产品等与食物相关的产业都在相当程度上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与兴旺,成为一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农业中发展最快的就是食物产品的生产,产生了许多依靠食物经济而带动一方经济健康发展的成功范例,如山东的大葱、生姜、有机蔬菜,我市的瘦肉型生猪、食用菌等都是食物经济成功的典型范例。我市的种植业由传统的单一、循季种植发展到现在的多品种、反季节、立体种植,养殖业由原来的生猪、鸡、蛋等品种结构简单、农户零星散养发展至今日的多品种养殖、专业养殖……与食物相关的农产品的多样性发展,各类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等因素,使与市场相依存的食物经济成为我市农业发展中潜力巨大的一种趋势。

  二、我市与食物相关的农产品种类繁多,有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品种。从当前的农产品市场来看,大宗产品基本处于过剩状态,而一些农副产品却供不应求。虽然我国已成为wto的成员,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已不可避免,国内农产品将面临世界市场的冲击与挑战,但是,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并不是说加入wto后,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就会完全被外国农产品挤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也不可能渗透到国际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必须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市场经济的逐步成长,我市的优质专用小麦、蔬菜、瓜果、食用菌、肉、蛋、奶等农产品的生产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优质小麦

  1、小麦作为我市城乡居民习惯食用、农民习惯种植、自然条件比较适宜的最主要的粮食品种仍将是我市种植业中的一个需要大力发展的保留品种。由于田间基础设施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我市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逊色于我省豫北地区和山东等重要小麦生产基地,在质量上更不能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相比。尽管如此,我市每年仍将有近10亿公斤的小麦进入流通,城乡居民每年需要消费15亿公斤左右的以小麦加工制品为主的细粮。因此,从我市粮食安全的角度来讲,应当把优化小麦品种结构,持之以恒地抓好小麦生产和流通作为我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不容置疑的战略重点。

  2、国内市场对优质专用小麦有着很大的需求潜力。据调查,目前我国优质专用小麦市场中的强筋小麦的需求空间有限,弱筋小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国内一些粮食专家测算,我国小麦年消费量约1200亿公斤,其中强、弱筋麦各占20%左右,中筋占60%左右。1999年全国重点小麦产区强筋小麦总产量约80亿公斤,2000年产量约285.6亿公斤,2001年基本上突破了强筋小麦市场需求300亿公斤的底限。弱筋小麦发展较慢,全国每年约需200亿公斤,市场潜力较大。而优质的弱筋小麦正是适宜在我市种植的专用小麦。

  3、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效益高于普通小麦。据调查,2001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平均每亩含税生产成本252.31元,较同期普通小麦的243.23元高3.7%;平均亩产量366.98公斤,与普通小麦基本持平;平均每50公斤出售价格54.50元,比普通小麦的49.16元多11%;平均每亩税后纯收益198.67元,比普通小麦多出近100元;成本纯收益率为78.7%,比普通小麦高出36个百分点。2001年我市小麦的高产田块中,大部分是优质专用小麦。由于这些田块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播种适时,田间管理跟得上,尤其是在水肥的管理上因品种而异,产量大幅度高出普通小麦,并出现不少单产过千斤的地块。对我市汝南、正阳、上蔡三县部分农户的重点调查显示,优质专用小麦的产量、产值、成本和收益均高于普通小麦。调查户的优质专用小麦平均每亩小麦产量319.1公斤、小麦产值310.10元、总产值441.35元、含税生产成本180.79元、税后纯收益262.23元,均高于普通小麦,成本纯收益率145.1%,比普通小麦高出近3个百分点。我市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正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效益与全省平均水平尚有很大差距,但优质专用小麦的增产增效优势已初现端倪。

  (二)瓜果蔬菜

  我市的果蔬生产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生产效益显著,已逐渐成为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一支生力军。我市的露地、大棚、温室的果蔬种植经几年的结构优化调整与发展,已初具规模,并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向“鲜、细、嫩、早”和无公害的方向发展。产品除供应本市市场外,大部分都因其传统的特色、优良的品质以相对稳定的价格在郑州、武汉、石家庄、北京等大中城市的农贸市场中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这种与市场相依存的果蔬种植不但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据调查,仅露地蔬菜种植的平均每亩年净产值就是传统的粮食种植的6.6倍。

  另外,随着城市规模和居民建房占地面积的不断扩大,不少城市近郊的菜田面积逐步减少,直接影响了可供商品蔬菜瓜果的产量,这也为我市的果蔬生产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商机。

  (三)瘦肉型生猪

  我省是我国主要的生猪饲养大省之一。我市生猪的饲养量位居全省第一,有着众多的大、中、小规模的生猪饲养场,在农村,广大农户也有零星散养的习惯。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居民的餐桌上就有我市生产的猪肉。

  生猪饲养业是我市农业中很重要的而且很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

  1、生猪品种优良。我市饲养的生猪大都是二元(纯长白和纯杜洛克)和三元杂交(大约克、杜洛克、长白)的优良瘦肉型生猪,这些品种的生猪瘦肉率高、体型好、肉质好、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2、饲养上规模,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我市瘦肉型生猪的饲养一般都是专业的规模饲养,正阳、西平、遂平、汝南等养猪大县都有不少年出栏千头以上甚至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这些大型的猪场资金雄厚,管理规范,喂养科学,且大部分都是签有内销或外贸合同,没有签订合同的也都在南方的大中城市有比较稳定的市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强。在1998年生猪行情低落时期,当时所调查的我市三个千头规模和一个万头规模的生猪饲养场的生猪,在那场灾难中始终以每公斤高于市场1.4元左右的价格销往南方的一些大中城市。今年,“口蹄疫”和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疫情比较严重,生猪市场行情也不太景气,我市的生猪饲养业因此蒙受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千头以上规模的大饲养场凭借经营管理、生猪品种、生产技术、医疗防疫等方面的优势,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且以比中、小规模猪场平均每公斤高出0.66-1.26元的价格将生猪销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平均每头生猪产值668.99元,净产值115.80元,减税纯收益70.47元,成本纯收益率11.8%。

  3、饲料粮资源丰富。小麦、玉米是我市的主要粮食品种。小麦和玉米的广泛种植为生猪饲养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料粮源。目前,猪粮比价也十分有利于生猪饲养业的发展。据调查,2001年麸皮价格为每公斤0.90元左右,玉米价格为每公斤0.96元左右,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每公斤6.50元左右,猪粮比价为1:7.0左右,品种纯良的二元杂交瘦肉型生猪的猪粮比价高达1:7.4(猪粮比价平衡点约为1:5.5),非常有利于生猪饲养业的发展。

  4、我市的生猪在国内生猪市场中已经占据了稳定而可观的份额。我市有一支生猪营销队伍,他们跑市场,搞信息,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为我市生猪的流通开辟了一条条畅通而稳定的渠道,使我市的生猪以质量的优势在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创出了品牌,占稳了市场。2000年我市销往上海的生猪占外省入沪生猪总量的10%左右,在广州、武汉分别占20%左右。各类肉联加工厂的上马开工也将为我市的优质生猪饲养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牛奶

  自1998年我省启动奶业工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宏观指导下,我市的牛奶生产虽然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但仍在起步阶段,仍是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亟待发展与加强的环节。

  1、我市奶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其一,本市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对乳品类有着极大的潜在需求。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2001年,我市奶牛存栏约600头左右,奶类产量约2500吨左右,人均奶占有量为0.35公斤;全省城镇人均占有奶量1.6公斤,而全国部分发达省份人均占有量为6.8公斤。我市人均奶占有量为全省的21.9%,为全国的5.2%。照此计算,若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就需要增产8900多吨奶,增加奶牛存栏1560多头;若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就需要增产46000多吨奶,增加奶牛存栏10600头左右。其二,乳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大了市场对鲜奶的需求量。我省的乳品加工企业有很大的需求潜力。据调查,由于奶源总量有限,我省许多乳制品加工企业实际加工能力受到了限制。例如,商丘科迪集团从国外引进的成套加工设备,年加工能力可达6万吨,但由于奶源不足,实际加工数量只有2万吨左右。又如郑州“花花牛”公司,实际日加工鲜奶的能力约150吨,按需求量计算,每天约有100吨的缺口,目前主要靠进口奶粉还原为鲜奶作为补充原料。其三,我市乳品加工业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为国民强壮加杯奶”活动的开展和“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也将加大对鲜奶的需求量。

  2、饲料资源丰富。我市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种植面积广,秸杆、豆秧、花生秧等产量高,为奶牛饲养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

  3、奶牛饲养业效益稳定,可以作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据对我省部分奶牛饲养专业户的常年定点调查计算,“九五”时期,我省奶牛饲养专业户平均每年每头奶牛牛奶产量4047.7公斤,牛奶产值8077.16元,减税纯收益2916.63元。2000年,全省奶牛饲养专业户平均每头奶牛产奶量为4124.1公斤,产值合计8283.47元,扣除物质费用4773.90元后,平均每头奶牛净产值为3509.57元,再扣除用工作价及期间费用、税金后,平均每头奶牛减税纯收益2603.31元,成本纯收益率为45.8%。而同期全省主要粮食及油料作物小麦、玉米、花生、大豆、中籼稻的平均亩净产值分别为147.61元、207.82元、215.51元、252.03元、257.87元,平均每亩减税纯收益分别为56.83元、93.93元、82.45元、173.43元、163.54元。饲养奶牛的收益明显高于粮食种植业。所以,老百姓说,养上两头牛,吃喝不用愁;养上五头牛,住上小洋楼。

  (五)食用菌、肉鸡、蛋鸡及各类特种种植、养殖业为我市农民的增收、农产品出口创汇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逐步成为我市农村经济中的又一支生力军。

  三、食物经济的经营成本低,资金回收较快,且可以一次投资长期受益。食品的生产、加工设备不像其它工业那样要经常地更新换代。这是在资金比较短缺情况下求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一种食品的生产加工一旦形成它自己特有的方式,就会成为一种传统,成为一种不会经常变革的生产加工方式,以保持它的诱人之处,也就是它自己的品性风味,因为许多食物产品是以传统取胜,以特色取胜的。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将食物的生产、加工、流通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积极地发展与市场相依存的食物经济。现代通讯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农产品市场信息日益充足,相关农产品信息的反馈利用所产生的效益也日益提高。各种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在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农产品产、供、销的有机结合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积极有效地避免由于信息滞后和不准而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错失商机,农产品的商品价值无法实现等情况的发生。

  五、以发展与食物相关的农业生产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与市场相依存的、高层次的、立体的食物经济关系,有利于我市的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一)食物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一条以食物为主线的生态链条。发展以食物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线的食物经济,既可以利用一方优势,形成一方的特色经济,又可通过食物链条将发展与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发展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这既繁荣当代经济,又不贻害子孙,让我们驻马店人民世世代代的居住、工作都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食物的生产、加工、营销业的大力发展可以加快我市的城市化进程。近几年,以丰富的劳动力为基本生产要素之一的食品普通加工及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各种各样的以食物生产为基点的生态养殖、种植等产业的发展,及由此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和其它服务业,转移并吸纳了许多城乡闲散剩余劳动力,带动了许多地区其它产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拉动了市场消费,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为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市有发展食物经济的自然优势、传统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和潜在的市场优势,发展食物经济是一条比较符合我市市情的可行之路。

  目前,虽然我市的农产品大部分是在国内市场流通,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必将使我国的国内市场变成国际市场,我国也将根据wto农业协议的规定,不能再使用非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要逐步削减农产品进口关税,减少保护性的价格补贴,放开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程度。在这种大的市场环境下,发展以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资金等都十分薄弱的超小型农户经营为基础的食物经济,是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的。如何发挥我市的诸多优势,大力发展食物经济,是摆在我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面前的大课题。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针对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建议:

  一、转变观念,改变以往以粮食种植为基础、为主的农业观。在市场中没有竞争优势的小麦等粮食品种占我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以上,这在市场经济中是对有限的耕地资源的一种浪费。如果在政府的调控和引导下,拿出小麦等粮食种植所占耕地面积的20-30%,来大力发展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纯白芝麻、瓜果、蔬菜等为主的特色种植,我市的农业经济必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管理、引导和服务的职能。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现状,需要政府对市场加强管理,对农业生产加强引导和扶持,尤其需要政府从资金和人才上支持建立有效的农业咨询系统和产品营销系统,使产、销专业化,降低市场风险。欧洲第一农业强国丹麦农业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先进高效的农业咨询和农产品营销系统。

  三、要有品牌意识,充分利用品牌效益。政府要支持和引导产、销各方面共同打造驻马店品牌的食物经济。只有创出了品牌,打响了品牌才能使我市的食物经济有知名度,有信誉,在市场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的份额,使我市农业真正发展成为以与市场相依存的食物经济为主,增加农民收入,繁荣我市经济的特色农业。

  入世后,国内农产品价格也将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也就尤为重要。附件中所列国家农产品成本调查系统调查的农产品生产成本与收益资料,可为我市农业生产加强成本核算与成本的优势比较,提高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 2008-2023 Inc.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驻马店市浙江(温州)商会 电话:0396-3652222 3659888 E-mail:zmdwzsh@163.com